为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潜能,供用电技术专业于5月6日开展“创新·创意·创业”师生作品评选主题教研活动。活动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通过申报书评审、成果展示等方面,评选出十余项师生优秀“三创”作品,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供用电技术专业以“教-研-创”一体化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本次活动共征集师生作品二十余件,涵盖智能运维、能效管理、电力安全等细分领域,其中教师组“教学创新设计”与学生组“创业孵化项目”双轨并行,形成产教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教师团队研发的《双网络PVDF纳米纤维油水分离膜制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以低表面能物质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原材料,通过多喷头纺丝装置将不同直径PVDF纤维沉积在接收板上,创新性地构筑粗细堆叠,无规则排列的双网络PVDF微/纳米纤维膜,并将其首次应用在绝缘油过滤再生处理上。该纤维膜具备超疏水——水下超亲油特性,这既可以提高对绝缘油乳化水和杂质的拦截效率又可以提高绝缘油的渗流通量。项目计划在油纸绝缘老化试验过程中利用该纤维膜对绝缘油进行多次过滤再生处理,测量再生前后绝缘油的性能指标,探寻再生处理后的绝缘油在全寿命周期中绝缘性能的变化规律,这对提高绝缘油再生能力,维持绝缘油良好的绝缘性能,促进电力系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学生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ESP32微控制器的智能花卉培养系统,旨在实现对花卉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智能调控。系统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包括DHT11温湿度传感器、GY-30光照强度传感器和MQ-135空气质量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₂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这些数据不仅用于即时调节环境以保持花卉最佳生长条件,还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输至云平台,便于用户远程访问与分析。该项目成功构建了一个集环境监测、智能调控和远程管理于一体的智能花卉培养解决方案,为花卉产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创新尝试。学院将持续推进“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育兼具工程素养和商业思维的新工科人才,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供稿:武建卫
初审:韦玉龙
终审:杨军